舌本出血
即舌衄。详该条。
即舌衄。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四方。生犀角、麻黄各一两,防风、天麻、羌活、当归、人参、葛根、赤芍药各七钱半,炙甘草、秦艽各半两,石膏一两半。为粗末,每服八钱,水煎服。治妊娠中风不语,四肢强直,心神昏愦。
《兰室秘藏·口齿咽喉门》方。白芷、当归身、柴胡各二分,桂枝、升麻、防风、藁本、黄芪各三分,羌活五分,草豆蔻皮一钱,麻黄一钱五分,羊胫骨灰二钱五分,蝎尾少许。为末,先用水漱口,以药擦之。治大寒风犯脑,牙
十剂之一。用酸敛固涩药物组成,具有收敛精气作用的方剂。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涩可去脱,牡蛎、龙骨之属是也。”刘完素曰:滑则气脱,如开肠洞泄、便溺遗失之类,必涩剂以收敛之。”“张从正曰:
指略高出体表的小骨节,如指掌关节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人有小节。”
【介绍】:见靳起蛟条。
病名。即生于肘部上端的肿瘤。见清·高梅溪《外科图说》卷三。
用通利之药,去除气滞邪壅之证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通可以去滞,木通、防己之属是也。”又如产后气血壅盛,乳汁不下,用通草、王不留行等药以通窍下乳。又如湿痹之证,由于湿邪留滞,四肢沉重痠痛,用防己、威灵仙
脉学著作。4卷。明·卢之颐撰。撰年不详。作者采辑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等书有关脉学理论,参以已见荟萃编成。全书共40则,阐述脉义、脉法、生理及病理脉、经络、经穴等内容。原书略有残缺、重复或
两种属于阳的性质重合于同一事物上,示阳热之亢盛。①日中为重阳。日为阳,夜为阴,日中为阳中之阳,故名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日中而阳陇为重阳。”故人之体温(正常或病态)多于日中而升。②病色之重阳。古人分
病证名。《灵枢·五变》称大聚。指腹中有块而聚散无常的病症。《难经·五十五难》:“聚者,阳气也。其始发无根本,上下无所留止,其痛无常处,谓之聚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病》:“聚者聚散之谓,作止不常也。……其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