膊(bó 博)
又名臂膊。①指上肢(上膊)和前臂部(下膊)。②指上臂外侧。
又名臂膊。①指上肢(上膊)和前臂部(下膊)。②指上臂外侧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炮制学》。为儿茶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田云槎条。
紫色中见白滑苔。多见于酒客外感风寒,宜解表散寒,兼解酒毒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证名。指毫毛耸然直竖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。
问诊的十项重点内容。①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一问寒热二问汗,三问头身四问便,五问饮食六问胸,七聋八渴俱当辨,九因脉色察阴阳,十从气味章神见”。②陈修园《医学实在易》:“一问寒热二问汗,三问头身四问便
气功功法。结合意引、存想以进行锻炼的一种“食气”方法。见于《云笈七签》卷59中。其功法:①不拘时节,但觉饥时,即行咽气纳新,不用闭气,不求饱满;②新气上来,则旧气(浊气)下泄,当任其自出,不得抑秘;③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LI,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,循指上廉,出合谷两骨之间,上入两筋之中,循臂上廉,入时外廉,上臑外前廉,上肩,出髃骨之前廉,上出于柱骨之会上,下入缺盆,络肺
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丝瓜络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