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枳壳、大黄、陈皮、木通、葛根、厚朴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酒积腹痛,痛而欲利,脉沉数者。
指食量过大导致的五种病患。敖英《东谷赘言》:“一者大便数,二者小便数,三者扰睡眠,四者身重不堪修养,五者多患食不消化。”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悬命,见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糯米藤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7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林彦圭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人迎,见该条。
偻,曲身;附同俯。行走曲身下俯之状。多由肝肾亏损,筋骨失养所致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膝者,筋之府,屈伸不能,行则偻附,筋将惫矣。”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即烫火伤。详烧伤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指因外感时邪,损伤肺络的咳嗽吐血。因肺热内郁,风寒外束者,症见发热形寒、咳嗽、脉象浮大。宜清热解表,用泻白散加荆芥、防风、葛根之属。因风热犯肺者,症见发热口干,脉象浮数。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