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脏腑辨证

脏腑辨证

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。以脏腑生理、病理特点为基础,通过四诊八纲,辨别五脏六腑的阴阳、气血、虚实寒热等变化,为治疗提供依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吴德信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源条。

  • 眼白

    眼的部位。白睛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得守

    五脏为贮藏精气之处,精气能藏守于体内而不外耗,称为“得守”。得守说明五脏精气充沛。故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认为“得守者生,失守者死。”

  • 王綎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大仪,太平府(今安徽当涂)人。因病,发其先世所藏方书,潜心探究,终以医名。为医重视理中气,不泥于古。兼工诗,人谓得盛唐体。著书甚多,卒年89岁。

  • 翘摇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穿胁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胁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草红花

    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即红花,详该条。

  • 李石浮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维麟条。

  • 棒子毛

    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玉米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心躁夜啼

    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热夜啼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