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鹿角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鳢鱼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刺楸树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松塔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。为龙须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骭,胫骨也(《说文》)。宋《荘季裕著鸡肋编》:“疮发于足胫骨旁,肉冷难合,色紫而痒者,此人谓之臁疮,南人呼为骭疮,其实一也。”即臁疮之别称。详臁疮条。
症名。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系指自咬其唇。详见啮舌条。
小儿患病而表现于身形体态方面的征候。《幼科指南心法》:“要识小儿形症,但将相貌推求。黄浮肌瘦痞瘕瘤,唇摄面青痛楚。吐舌唇焦内热,昏昏好睡脾辜。手掀足掣是惊由,疳疾青筋大肚。”“眼角眵生肝热,口边涎出脾
宋代医官职称,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