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从六品上。
病证名。即咽喉肿。出《五十二病方·阴阳十一脉灸经》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手阳明少阳厥逆,发喉痹,嗌肿,痉。”本症可见于某些咽喉疾患及全身疾患。参见咽喉肿痛各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三方。踯躅芪根四两,捣烂,用菜油一碗,炸枯去渣,加黄蜡少许,布滤候冷,青布蘸擦,日三次。功能散风止痒驱虫。治秃疮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外科传薪集》方。青皮、石膏、生甘草节、栝蒌、橘络、皂角刺、金银花。水煎服。治乳癌初生者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矮陀陀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女科知要》。即妊娠大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。详膺俞条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即莲子心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