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明·薛铠《保婴撮要》。即胎热、胎寒、胎黄、胎肥的总称。详各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家。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。著有《论述医典释解》。
指颅顶部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头脑户痛,延及囟顶发热。”
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又名头风散、附子摩头散。炮附子一枚,食盐等分,为末。沐头后,取一方寸匕,涂摩痛处,令药力行。治头风,头痛时发时止属寒证者。
①小儿指诊部位。小儿指纹显现的食指掌侧三个部位,又名虎口三关。即风关、气关和命关。详小儿指纹条。②脉诊部位。指寸口切脉的三部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三关者,寸关尺也。”③推拿穴位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多由胃火邪热壅盛,或过食醇酒厚味,热毒内蕴所致。症见腮下红肿,形如托腮之状,疼痛,饮食吞咽有碍,身发寒热。治宜解毒泻火、清热消肿。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减。参见兜腮痈条
是金石类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、降丹的总称。
【介绍】:见袁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