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膀胱俱虚

肾膀胱俱虚

肾与膀胱表里肾气亏损,日久而累及膀胱而成脏腑俱虚之证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尺中神门以后,脉阴阳俱虚者,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。病苦小便利,心痛,背寒,时时少腹满,名曰肾膀胱俱虚也。”又:“右手尺中神门以后,脉阴阳俱虚者,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。病苦心痛,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,时时苦洞泄寒中泄,肾心俱痛,名曰肾膀胱俱虚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徐安仁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《守论纂要》10卷,佚。

  • 百草丹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羊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肾黄

    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四:“肾黄,小便不通,气急,心闷……”治宜瓜蒂散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肾黄者,面色青黄,腰背疼痛,耳中飕飕百般声响,脚膝无力,多睡呕逆,不能下食,悲而不乐,若两脚浮肿

  • 乳薯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山海螺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王九达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日逵,德安(今属江西)人。至吴、越间刻苦攻医,自悟心法。遇病经治辄应手而愈。撰有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》9卷(1628)。按摄生、脏象、经度、运气、脉候、色诊、病能、论治、针刺分

  • 内经吴注

    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条。

  • 绿风变花

    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即绿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佑王长寿经

    即《黄色比吉经函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血蛾

    病名。系指由乳蛾之成于血热者。症见乳蛾肿胀红紫,刺之流血不止。治宜凉血清热。方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。或参见乳蛾条。

  • 通理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位于足背部,当第四、五跖骨间,小趾跖趾关节上2寸处。主治崩漏,月经过多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艾条灸5~10分钟。②通里穴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