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病

肾病

五脏病候之一。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等篇。泛指肾脏发生的多种病证。肾病以虚证为多,所谓实证,也多属本虚标实肾虚多由精气耗伤所致。临床表现有头晕耳鸣精神不振,腿膝痿弱,腰痰遗精等。若肾阴虚,伴见颧红潮热口干咽痛等症。肾阳虚,伴见肢冷畏寒,阳萎,夜尿多,或黎明前泄泻等症。又有肾不纳气而致气喘者,阳虚水泛而致水肿者。其他如气化功能失常,或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等,可发生癃闭淋浊等病症。病情不同,当辨证施治。选用益精气,滋肾阴,温肾阳补肾纳气温阳行水滋阴降火,以及清利湿热等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助阳活血汤

    见《东垣试效方》卷五。即助阳和血补气汤,见该条。

  • 朦昧

    证名。见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一作蒙昧。指神情昏昧,意识不清,如有物蒙蔽之状。

  • 实则泻之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。凡属实证可用泻法祛邪。如燥屎、水饮、食滞、停痰、瘀血等症,用泻下、逐水、消导、割痰、祛瘀等法,包括针刺治疗的泻法。

  • 足太阳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咽喉干,灸胸堂五十壮,又灸足太阳五十壮。”又“淋病九部诸疾,灸足太阳五十壮。”又“男子卵大癫病,灸足太阳五十壮,三报之。”位置不详。后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定位在“外踝

  • 偃月翳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偃月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出《说文》。为苹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王怀隐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官。宋州睢阳(今河南商丘南)人。初为道士,精通医药。太平兴国初年诏还俗,为尚药奉御,后升任翰林医官使。978年(太平兴国三年),宋政府组织编修方书,命王怀隐与副使王祐、郑奇、医官陈昭遇

  • 气化不利

    又称气化无权。指由于阳气不足,不能使体内生化机能畅旺,而致消化、吸收不良,影响气、血、精、液等的化生和体液代谢产物的排除。狭义的常指由阳虚而引起水液代谢机能障碍,致痰饮内停,水湿不化,小便不利等症。其

  • 壁蚕茧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壁钱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脉诀四言举要

    脉学著作。2卷。清·王道纯在宋·崔嘉彦《脉诀》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。原附于《本草品汇精要》之后。上卷以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脉经》等古典医籍,参合王氏个人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