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后连头部处。相当于今解剖学之乳突部。
医方著作。13卷(包括卷首1卷。余12卷又分上、下,实有25卷)。清·吴仪洛撰。刊于1761年。本书在《医方考》及《医方集解》的基础上选录古今成方1180余首。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;卷1~12将方剂
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指因肝虚引起的目视昏暗不清。“肝虚目暗,远视不明,眼花频起”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)。宜养肝明目,用补肝散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方)加减。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之候。
八利之一。实指痢疾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……滞利,谓便下脓血相杂也。”治疗参见小儿痢疾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四。又名瘴毒脚气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杲条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邻近选穴法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