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肺燥咳嗽

肺燥咳嗽

病名。指肺虚液少或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·伤燥咳嗽》:“天行燥烈,燥从火化,肺被燥伤则必咳嗽。”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肺燥咳嗽,金性喜清润,润则生水,以滋脏腑。若本体一燥,则水源渐竭,火无所制,金受火燥,则气自乱而咳嗽,嗽则喉干声哑,烦渴引饮,痰结便闭,肌肤枯燥,形神虚萎,脉必虚数,久则涩数无神。法当滋润清补。”《金匮翼·燥咳》:“肺燥者,肺虚液少而燥气乘之也。其状咳甚而少涎沫,咽喉干,气哽不利。子和云,燥乘肺者,气壅不利,百节内痛,皮肤干燥,大便秘涩,涕唾稠粘。洁古云,咳而无痰者,宜以辛甘润其肺也。”方宜润肺止嗽方清燥救肺汤门冬饮子等。参见咳嗽、伤燥咳嗽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百足

    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一箭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谷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水谷利。指小儿食物不化,与水液杂下的腹泻。多因脾胃素虚,饮食不慎,以致食物不消化而成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食不消,脾胃冷,故不能消化,当补脾,益黄散主之。”若其症伴有

  • 腹痛夜啼

    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寒夜啼。详该条。

  • 如宜方

    方书名。2卷。元·艾元英撰。撰年不详。卷1将病证等内容分为17类,包括头痛、咽喉、诸气、腰痛、心恙、补益、消渴、痈疽、肿病、脚气、失血、大便、小便、疮疥、妇人、小儿、杂病,每类均简述证候及其应用的方剂

  • 实用中国小儿科学

    书名。胡光慈编。作者用中西医对照方式,对常见儿科疾病扼要地予以介绍,并附治疗方剂。本书中西医对照是初步的,有一些附会和不够恰当的观点。195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痰浊内闭

    简称痰闭。①泛指痰浊引致的闭证。每挟风、挟热而成,即由风痰上窜或痰热内闭,这些情况,病因火热内扰或化风为主,痰实际是闭证的继发产物。参闭条。②指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、痫证等精神神经病变。③温热

  • 肌肤不仁

    指皮肤不仁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邪在于络,肌肤不仁。”详皮肤不仁条。

  • 滇独活

    见《云南经济植物》。为白云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交肠病

    病名。又名差经。郑玉峰《济阴要旨》:“产后交肠病,又谓之差经,大小便易位而出。干粪结燥不行,方用润肠汤(麻黄、大黄、生地、熟地、升麻、当归尾、桃仁、红花、甘草)治之。如大便溏薄,而从小便出者,宜五苓散

  • 腥臊气

    即腥臭气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