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肓膜

肓膜

下膈上的脂膜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熏于肓膜。”王冰注:“肓膜谓五藏之间,鬲中膜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疸

    病证名。指新生儿出现的黄疸。又名胎黄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:“小儿在胎,其母气有热,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,体皆黄,谓之胎疸也。”《幼科铁镜》:“胎黄,由妊母感受湿热,传于胞胎,故儿新生,面目通身皆黄如

  • 松崖医径

    综合性医书。2卷(一作4卷)。明·程玠(一作程介)撰。刊于1600年。上卷论述伤寒及伤寒诸证,并将各脏(包括五脏及命门)脉证及24脉,以图说、提要的形式予以介绍,附治疗方剂165首;下卷分述多种内科杂

  • 门齿

    即门牙。详该条。

  • 足胻肿

    证名。指足及小腿浮肿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脾脉搏坚而长,其色黄,当病少气;其耎而散,色不泽者,当病足胻肿,若水状也。胻,与胫同。参见胫肿、脚肿、水肿各条。

  • 臭杞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枸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史以甲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子仁。江苏江都人。年轻时从名医袁秦邮学医,长于脉诊。著有《伤寒正宗》一书(1678),主要是对张仲景著述的注释,并附许叔微、王好古、庞安时等名家的论述。

  • 小儿四时感冒

    病证名,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春夏秋冬四季,气候变化失常引起的外感疾病。由于发病季节及所感受邪气不同,体质强弱差异,临床上常分为冬春感冒、夏令感冒和秋燥感冒,各详该条。

  • 陶尚文

    【介绍】:见陶华条。

  • 囊底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小儿胎疝,卵偏重者,灸囊后缝十字文当上三壮。”《奇效良方》列作奇穴,名囊底穴。位于男性阴囊后十字纹中。主治肾脏风疮,小肠疝气,偏坠,阴囊湿痒,睾丸炎等。艾炷灸3~5壮;或

  • 汪心谷

    【介绍】:见汪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