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清·洪金鼎《一盘珠》卷八。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10卷,已佚。
朱砂的别名。《抱朴子内篇·金丹》:“而丹砂烧之成水银,积变又还成丹砂。”详朱砂条。
见麻科合璧条。
丁通疔。即一曰麻子丁、二曰石丁、三曰雄丁、四曰雌丁、五曰火丁、六曰烂丁、七曰三十六丁、八曰蛇眼丁、九曰盐肤丁、十曰水洗丁、十一曰刀镰丁、十二曰浮沤丁、十三曰牛拘丁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此十三种
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一。即鬼击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胶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构成口腔的骨骼。如口盖骨、上牙床骨、下牙床骨等。详各条。
【介绍】:见戴思恭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