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指腹腔内的肿块。《丹溪心法·积聚痞块》:“痞块在中为痰饮,在右为食(一云痰),积在左为血块,气不能作块成聚,块乃有形之物也,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。”《杂病广要·积聚》:“大抵积块者,皆因一物为之
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水气不调,身体浮肿,气满喘粗。”
见《普济方》卷七十八。即照水丹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指不孕症。参见不孕条。
见《验方新编》。即米皮糠,详该条。
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“口鼻出腥臭水,状如铁色,虾鱼走跃,捉之即化为水,此肉坏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又名阴门痒。多因肝郁化热,脾虚聚湿,湿热蕴结,流注于下;或因外阴不洁,久坐湿地,病虫乘虚侵袭;也有因阴虚血燥而致者。症见外阴部或阴道内搔痒,甚则奇痒难忍,坐立不安。湿热者,
即支节烦疼。见《伤寒来苏集·柴胡汤证》。详支节烦疼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风论》。谓:“风入系头,则为目风、眼寒。”①泛指因风邪所致之目疾。②目掣动谓之目风。参见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