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伤寒病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温、清等六种治法。
【介绍】:见陈士铎条。
见医学摘粹条。
出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顾成章条。
指药物的气味性能不甚猛烈者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。”
①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独活之别名。②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银线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多由肝肺积热,风邪外袭,风火热邪搏结于上所致,外伤亦可引起。黑睛生白翳,如花瓣,似鱼鳞,中央低陷,白睛红赤,抱轮尤甚,羞明泪热,常引起瞳神缩小,黄液上冲等,失治易成蟹睛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善治伤寒,撰《伤寒蕴要全书》。探讨五运六气,画图立说。后征至京师,为太医院院判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又名杉子、杉塔。为杉科植物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(Lamb.)Hook.的球果。辛,微温。①治慢性气管炎,疝气,乳痈。煎服:30~90克。②研末调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