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髂前上棘下方之凹陷处;或于维道穴斜下1寸处取穴。主治子宫下垂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胎漏。详该条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爵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三丫苦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水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千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形,形身;骸,骸骨;统指身体躯壳而言。《灵枢·天年》:“百岁,五脏皆虚,神气皆去,形骸独居而终矣。”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即胞宫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痓》。即阳痉。详该条。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悲哀过度,精神消耗,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