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绝道

绝道

指非经脉所过之处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,必行绝道而出入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杜仲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即藤杜仲,详该条。

  • 疫喉自汗

    病证名。指患疫喉而汗自出。若汗出痧透,喉烂渐退者为顺症。反之,若得汗而痧仍隐,喉烂反盛者则为疫火太甚,邪毒不能外达,为逆证。治宜疏解透达。用粘子解毒汤加减。

  • 心热惊啼

    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。指心经有热而引起的惊啼。其症伴有舌尖红,啼哭不止。宜清热宁神。用柏子仁散(《普济方》:柏子仁一两)。

  • 劳役痢

    病名。指痢疾之因劳累过度所致者。见《症因脉治·痢疾论》。多因生活无节,劳力过度,或饥饱不匀,负重远行,营伤卫损,血渗大肠所致。其症痢下纯血,或腰痰背楚,胁肋作痛,四肢倦怠,嗜睡减食。节劳稍缓,劳重即发

  • 毛慈姑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山慈姑。

  • 小儿虚热

    病证名,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多由汗下太过,津血枯涸,或大病之后,元气受伤所致。其由津血焦枯所致者,症见温热或潮热,或渴或不渴;由元气亏虚所致者,则表现为困倦少力,面色青白,四肢软弱,手足厥冷。津

  • 寒湿泻

    病证名。指寒湿内侵,困遏脾阳,运化失司所致的腹泻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泄泻清白,或乳食不化,腹痛四肢冷,面白,不作渴者,此寒湿也。”治宜温中利湿。用五苓散送服理中丸。

  • 败血冲心

    产后三冲之一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指分娩后由于恶露,瘀血不下,或下而不畅所致。临床以神志错乱,颠狂等为主要特征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:“败血上冲有三,或歌舞谈笑,或怒骂坐卧,甚者踰墙上屋,口咬拳打,山

  • 李无垢

    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医生。字元素。钱塘(今杭州)人。南京太医院医士,公元1656年寓居嘉兴。著名文学家朱彝尊间访之。李氏撰注《本草经》,多有新义。如认为吉贝子不宜久服,娓娓数百言。朱妻病热20余日,诊为

  • 费长房

    【介绍】:东汉时巫医。汝南(今河南汝南)人。《后汉书》有其传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