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荆皮散
即紫金皮散,见该条。
即紫金皮散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程国彭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风牵斜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肉疙瘩。详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内经吴注》卷二十。同心下否痛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臭茉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4卷。清·张秉成撰。刊于1887年。本书选常用药物580种,分类参照《本草纲目》将药物分为山草、隰草……等24类。每药编以一、二联或三、四联语,并附注文进一步阐解。全书内容简要,便于诵读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多由脾经湿热下注,外寒闭塞;或热足涉水,湿冷之气郁滞而成。多生足蹠,初起黄泡或紫白泡,形如豆粒,胀闷硬痛,皮厚难破,甚则足背浮肿,身发寒热。外治用王不留行30克,明矾9克,煎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风翳患右目,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,如小麦大。左手亦如之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定名拳尖。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之高点,握拳取之。主治目痛,目翳,癜风,赘疣等。艾炷灸3~5壮
病证名。见《凤林寺女科秘传》。即妊娠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萎不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