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肝、肾阴虚火炎而引起的病变。常具有火性冲逆的特点。症见眩晕头痛、视物不明、耳鸣耳聋、易怒、多梦、五心烦热、性欲亢进、遗精早泄等。若偏于肝阳亢者,治宜育阴潜阳;偏于肾火旺者,须滋阴降火。
见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卷上。即黄仁。详该条。
解剖学同名骨。趾二节,余趾皆三节。
骨名。又名心蔽骨、鸠尾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见针灸传真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手足厥冷的别称。见《难经·十七难》。详手足厥冷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胡芦巴之别名,详该条。
契,相合;绍,继承。相合相继之意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知六腑之气街者,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。”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油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