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胁痛》。指由积滞导致的胁痛。多由饮食不节,食滞内停,气机壅阻所致。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,肋下有条状扛起,胸闷不舒,恶心,食欲减退,其脉多滑,亦可见胁痛连脘,恶寒发热等症。治宜消导去积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白花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。适用于邪实体虚,攻邪与补正需要同时进行的病证。如热病邪结肠胃,气虚而便结,用黄龙汤,以甘草、人参、当归补虚,以大黄、芒硝、枳实、厚朴泻下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即皮肤粗糙,干枯无泽。
见重楼玉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下:“痿疮初起形如粟豆,色红,大如梅李,血不出,脓不生,痛不止,久则延及遍身。由火毒而成,宜参疔疮治法。”
【介绍】:晋代官吏兼懂医术。字道明。陈留考城(今河南开封)人,生平欠详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。
【介绍】:见武之望条。
病证名。见周怡观《秘珍济阴》。属杀血心痛范畴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