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系指由阴亏而虚火上灼咽喉,致咽喉疼痛,腐烂色白者。《喉症指南》:“痨证白喉,脉沉细而数,按之无力,由阴虚火燥所致,非时疫白喉证也。其证咽喉痛极,而水米难下,渐至朽烂,形容枯稿,面目憔悴,宜用郑氏
见《广州常见经济植物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用收敛的药物,以治疗滑脱不固的疾病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涩可以去脱,牡蛎、龙骨之属是也。”又如病人多汗或病后自汗,为卫气不固,用牡蛎散以敛汗固表。又如肾虚而遗精,用金锁固精丸以涩精止遗。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为风火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篇》。指胁肋部撑持胀痛。参见胁肋胀痛条。
食疗的起源极早,一般认为,医药的起源与食疗的起源在时间上是一致的,故曰医食同源。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,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食物,可食也可药。同时,通过进一步的生活医疗实践,将一些食物营养价值不大,
病名。指喉痹之因于酒毒者。多由痰湿之体,伤于酒毒,湿热酒毒之邪薰蒸心脾,致痰湿热毒壅塞咽喉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:“此症上焦心脾二经之火,因酒伤而起。形如鸡卵,其色鲜红,其光如镜,壅塞喉中,发热恶寒,头痛
①经穴名。代号HT6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名手少阴郄。《外台秘要》作少阴郄。属手少阴心经。手少阴之郄穴。位于前臂掌侧,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,腕横纹上0.5寸处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,尺侧为
出清·亟斋居士《达生篇》。指胎产而言。因其为生人之始,故名原生。
出《灵枢·海论》。见血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