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神堂

神堂

经穴名。代号BL4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四、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;并有肋间动、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。主治咳嗽气喘,胸腹胀满脊骨疼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7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②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上星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暑痧

    痧证之一。指暑天感受秽浊所致的痧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暑痧,头眩恶心,自汗如雨,脉洪拍拍,上吐下泻,腹痛或紧或慢。”治宜清暑化浊,用薄荷汤。参见痧条。

  • 蛾根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位于颌下部,下颌角前1寸处。主治乳蛾;以及咽喉炎等。直刺0.5~1寸。

  • 虹彩

    解剖名。见《眼科易和》。即黄仁。详该条。

  • 蒋达善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蒋宗武条。

  • 太医

    古代医生职称。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服务的医生。

  • 坎宫

    ①推拿穴位名。位于两眉上缘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坎宫在两眉上,蘸汤由小儿眉心分推两旁,能治外感风寒。”有发汗解表,开窍醒神作用,用治感冒发热,头痛,目赤痛等症。②八卦之一。参

  • 经来色淡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多因气血俱虚,脾肾阳虚,运化功能减弱所致。《女科经纶》引朱丹溪语:“色淡者,虚而有水混之也。”治宜补气血以调经。用八珍汤加黄芪、香附、生姜,兼常服六味地黄丸。虚甚者加干姜、

  • 傅青竹

    【介绍】:见傅山条。

  • 腰户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腰俞。见该条。

  • 冲脉病

    病名。指冲脉脉气逆乱的疾患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冲脉病源流》:“冲脉为病,气逆而里急。……一曰寒逆,阳不足也。脉来中央实坚,经至关、尺寸俱牢,直上直下。症见胸中寒,少腹痛,中满暴胀,疝瘕,遗溺,胁支满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