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覆岩本草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痓》。即阳痉。详该条。
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石室秘录》卷一:“鼻肿者,乃肺金火盛也。”常由肺经火毒上攻所致。证见鼻部肿大,甚则肿大如拳,疼痛异常。初宜疏风清热、泻火解毒,用仙方活命饮或凉膈散加减;后期宜养阴清热,用养阴清肺汤加减。
病名。为有头疽生于天柱骨者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证治同有头疽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石室秘录》卷六方。人参、白芥子、菟丝子各一两,白术二两,茯神三两,半夏五钱,附子五分,白薇、朱砂(冲服)三钱。水煎,分二次服。治呆病如痴,默默无言。
七窍之一。外耳道出口的孔窍。参见七窍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昆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伤处多皮破肉绽、甚则筋骨撕断,出血不止,严重者可致死。轻者以干姜末或胡椒末敷伤口,重证可按金疮治之。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救治。参见金疮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