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陈会条。
《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》方。制香附、制苍术、藿香、防风、前胡、苏叶、薄荷叶、厚朴、草果、姜半夏、乌药、陈皮、焦麦芽、砂壳、炒枳壳、焦山楂各四两,白蔻仁、木香、茯苓、川芎、羌活、白芷、甘草各三两。为细末
病名。①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二。即腮痈之小者。详该条。②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指颊疡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由阴亏而虚火上灼咽喉,致咽喉疼痛,腐烂色白者。《喉症指南》:“痨证白喉,脉沉细而数,按之无力,由阴虚火燥所致,非时疫白喉证也。其证咽喉痛极,而水米难下,渐至朽烂,形容枯稿,面目憔悴,宜用郑氏
病名。亦称胎不长、胎不长养、荫胎、卧胎、妊娠胎萎燥、胎弱症。指妊娠至5~6个月时,其腹形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,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。多因血寒、气血虚弱,血热所致。若素体阳虚或孕后过食寒凉之品,戕伐阳气
用燥湿的药物,以治疗湿浊内盛,胸痞腹满之证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燥可去湿,桑白皮、赤小豆之属是也。”又如脘腹胀满、怠倦恶食、口和不渴,舌苔白腻而厚,用平胃散以燥湿健脾。
医论著作。2卷。原题清·叶桂选定。本书选集历代医家论病、论脉、论治著作70余篇,大多简明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人体部位名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二:“凡人手指有三骱。”即指关节。
证名。指颈部肌肉筋骨疼痛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卷七。多因经脉病变所致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太阳之筋……绕肩胛引颈而痛。”可见于瘿瘤、落枕等病症。参见颈项强痛及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落枕条。
病名。①指兼见阴症的痫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:“病先身冷,不惊瘈,不啼唤,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癎源流》:“阴痫亦本痰热,缘医用寒药太过,损伤脾胃,变而成阴。宜用温补燥湿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