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睥生痰核

睥生痰核
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眼胞痰核胞生痰核胞睑肿核眼泡痰核目疣。多由脾胃蕴热与痰湿相结阻滞经络而发。本病“睥外皮内,生颗如豆,坚而不疼。火重于痰者,其色红紫,乃痰因火滞而结。此生于上睥者多,屡有不治自愈”(《审视瑶函》)。痰核初起如米粒,逐渐长大,以致眼胞重坠。相当于今之睑板腺囊肿。治宜化痰散结为主。内服化坚二陈丸清胃汤加减;外用生南星磨醋涂擦。痰核大者应手术治疗。据《原机启微》记载,我国古代手术法亦系翻转眼睑,切开肿核,清除其内容物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常

    即五行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天有六极五常。”成玄英疏:“五常谓五行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五常之气,太过不及,其发异也。”《伤寒论·序》:“人禀五常,以有五脏。”

  • 伪药条辨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郑奋扬撰。刊于1901年。本书是鉴定药物真伪的专著。内容主要对于110种药物的名称、形、色、气味,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,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勘,进行了整理和补注

  • 子户

    ①出《脉经》。指妇女前阴。②气穴穴的别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气穴条。

  • 汪绂(fú 福)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双池。安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辑有《医林纂要探原》一书(1758年),论述医理及本草药性,强调阴阳五行、四时、六气等古典医理,主张诊病需要逐本。

  • 鼻流清涕

    证名。古称鼻鼽。指鼻腔内时流清水样粘液。多由肺卫不固,风寒侵袭鼻窍所致。《中藏经·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》:“肺气通于鼻,和则能知香臭矣,有寒则善咳,……实则鼻流清涕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鼻病源

  • 消暑十全饮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方。香薷一钱半,扁豆、厚朴、苏叶、白术、赤茯苓、藿香、木瓜、檀香各一钱,甘草五分。水煎服。治胃有痰饮,又感暑气,腹痛水泻,恶心呕吐者。

  • 苏栖真

    【介绍】:见苏澄条。

  • 顾晓澜

    【介绍】:见顾金寿条。

  • 顾尚之

    【介绍】:见顾观光条。

  • 黑夜睛明症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黑夜精明证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