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舌体枯瘦,中色黑无苔。多因伤寒发汗太过,津枯血燥所致,可用炙甘草汤加减滋养阴血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胡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即继病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为疳证、疳疾、疳病的简称。是一种由脾胃运化失常所引起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病证。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。主要由于喂养不当,饮食失调,损伤脾胃,以及六淫疫毒,诸虫感染,热病久病之后而致脾胃虚弱。病因虽多
推拿手法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·养性》。使关节作扭转活动的方法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为臀痈之肿平根深者。若发于臀之下缘承扶穴部者最疼。治以内托为要。余证治见大腿痈及外痈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又名缕法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用手握住肢体,然后一松一紧,自上而下循序移动。多用于四肢部。有理顺筋脉的作用。
经脉经穴专书。8卷。黄竹斋编。本书在《类经图翼》一书的基础上,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的古今各家记述进一步予以补充、整理汇编而成。书内附有十四经穴的点穴照片图。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