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远道刺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赵贞观《绛雪丹书》:“凡妇人阴户中生虫生疮,名曰蚀疮。”详阴蚀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哮拔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翼方》卷十一。亦作眼闇,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针灸体位。详见坐位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中医临证学基础》(湖南中医学院)。鳖甲、茅根各15克,当归、赤芍药、五灵脂、蒲黄、茜草、柴胡、郁金、地龙各9克,鸡内金、青皮、枳壳各6克。为末,鲜猪肝18克蒸熟捣烂,炼蜜为丸,每服9克。治
见得宜本草条。
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八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证名,见《华氏中藏经·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治》。结,指邪气结聚,亦有作急结解。小腹结痛,可见于下焦多种疾患,如瘀结膀胱,寒凝下焦,滞积肠腑及邪气入肾与血室等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蛇节疔。证治见指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