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祛瘀活血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通天,见该条。
霉,灰黑色。酱,黄赤色。舌生黄赤兼黑苔,似沉香色,属里实热证。可因内蕴湿热、夹有宿食,或瘀血气滞,或湿热夹痰所致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名。指患在四肢的痹症。见《临证指南医案·痹》。详风痹、寒痹、湿痹条。
胡须多而长。《灵枢·五音五味》:“通髯极须者,少阳多血。”
经络病候和经穴主治的概括。参见是动病、所生病各条。
指痰饮证的病机。脾主健运,若脾虚健运失职,则水湿停滞,淤而成痰。《医宗必读·痰饮》:“按痰之为病,十常六七,而内经叙痰饮四条,皆因湿土为害,故先哲云:‘脾为生痰之源’……脾复健运之常,而痰自化矣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狂越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眼科医生。扬州(今江苏扬州)人。与谭简同为当时眼科名医。
①指独有阴气而无阳气。②即脉之有阴无阳,属无胃气的真脏脉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专阴则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