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痰涎血

痰涎血
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咯血》。指痰唾涎中带有血丝、血点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痰涎血者,脾家畜热所致,宜加味逍遥散清肺汤;而痰唾中带有红丝红点,病尤为甚,其条分缕判,则有由六经之火者,宜山栀地黄汤;有由思虑伤心伤肺者,宜天门冬汤;有由于阴分虚弱者,宜清火滋阴汤。”《证治汇补》卷五:“痰涎血。痰中带血,多属脾经,须分痰血先后施治,先见血而后嗽痰者,此相火上炎,煎熬成痰,降火为主,若用消痰,则血溢而不止。其先痰嗽而后见血者,是积热生痰,载血上行,清痰为要,若用血药,则痰滞而不行。”参见咳血嗽血唾血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道洪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僧。著有《释道洪方》、《释道洪寒食散对疗》1卷,均佚。

  • 胡廷训

    【介绍】:明儿科学家。曾取《古今医鉴》、《济世全书》、《寿世保元》、《普济慈航》有关痘疹诸论,撰成《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》4卷,由朱仁斋刊行于万历三十六年(1688年)。

  • 疮痘入目

    病名。见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痘疮入眼。详该条。

  • 鸡眼藤

   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百眼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熊宗立

    【生卒】:1415~1487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道轩。自号勿听子。福建建阳人。幼时多病,喜读医书,并从刘剡学医卜术。著述较多,涉及范围很广。曾对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脉经》、伤寒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

  • 独行

    治法之一。指疾病深重的,要集中药力,针对标病或本病进行治疗,以解决主要矛盾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甚者独行。”

  • 勾点法

    推拿手法。点法的一种。手指微屈,用指端用力按压穴位。常用于天突及病人取仰卧位时的风池、风府等穴位,以便于操作和施加压力。

  • 捣针法

    见提插法条。

  • 针内障后法

    指眼科金针开内障术后的护理方法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金针拨治内障术后,宜封眼仰卧三日。痛甚则用熨法,呕吐者以乌梅止之。七日内只进温粥,不能用力咀嚼,大小便时起身轻缓并予以扶持,勿令高声言谈等。

  • 几几(shū 殊)

    项背强硬,俯仰不舒,不能自如的症状。《素问·刺腰痛》:“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。”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