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有《混俗颐生录》二卷,已佚。
背的侧部,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。
【介绍】:见刘光大条。
同破瘀消癥。详该条。
指前板齿(门牙)干燥不润。新病齿燥,伴有垢秽、口臭等,多属肺胃火盛,津液大伤。久病齿燥如枯骨样,多属肾阴严重亏耗,病多危重。
病名。①指因寒湿侵犯下焦而致的小腹、睾丸牵引作疼,肿、痒、坠、胀的病证。治宜散寒止痛,服木香金铃丸。②指直肠脱出。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卷十五:“……故冷气冲下广肠脱出名曰肠。”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蓝花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详水底捞月条。
指膀胱有汇集三焦水液的功能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谓贮藏在膀胱的水液,经肾阳的气化,变成尿液排出体外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