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玉苏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泡根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根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孔穴

    即腧穴。晋·皇甫谧撰《针灸甲乙经》,称引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;后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又载:“凡孔穴在身,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,表里往来,各有所主。”参见腧穴条。

  • 重暍

    古病名。指湿温误治的重症。《伤寒类证活人书》卷六:“两胫逆冷,胸腹满,多汗,头目痛苦,妄言,此名湿温也,……其脉阳濡而弱,阴小而急,治在太阴。脾属土主湿,不可发汗,汗出必不能言,耳聋,不知痛所在,身青

  • 温证指归

    书名。3卷。清·周杓元约撰于1799年。作者推崇戴麟郊《广温疫论》,认为此书“分汗吐等法为六门及诸杂症,条分缕晰,开后人无数法门”,故据戴氏原书的意旨,“略附以温疫所受之原,及诸名家所论,与夫似温症而

  • 敷地两耳草

    见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。为黄毛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滇香薷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鸡肝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眼棱紧急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眼楞急。详该条。

  • 骨厥

    病名。①足少阴经气是动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肾,足少阴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饥不欲食,面如漆柴,咳唾则有血,喝喝而喘,坐而欲起,目如无所见,心如悬,若饥状;气不足,则善恐,心惕惕如人将捕之,是为骨厥。

  • 马铃草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(江西)。为响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金劳黄

    古病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六。即脾疸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