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多由肝肾阴亏,虚火上灼,咽喉失养所致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此症因本源不足,虚火上炎,生于喉关之内,上下红色、白斑痛烂,不肿,六脉细数是也。”治宜滋阴降火。用知柏地黄汤、左归饮或清咽散加元参、黄芩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又名翻肛。即肛门红肿翻出。多因小儿积热太盛,下移大肠,流注肛门,或因大便困难,便时努力攻胀,致使肛门红肿翻出。治宜清热通便。用调胃承气汤加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。外
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哮症论治》。指因寒邪、郁热、暑热、水饮、胶痰等实邪所致的哮吼。因所感病邪与症状表现的不同,治疗有散寒宣肺、涤痰化饮、清热降气等法。详冷哮、热哮、水哮、痰哮等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瓶尔小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失笑散第一方,见失笑散条。
形,指有形的物类;精,指天之精气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形精之动,犹根本之与枝叶也。”意谓大地上的万物与天上的精气之间的关系,好象根本与枝叶一样的密切。
见吴悔庵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,即室女经闭。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钩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奇恒之腑之一。即骨髓和脊髓。髓由肾的精气与水谷精微所化生,有充养骨胳,补益脑髓的作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骨者髓之府。”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肾不生则髓不能满。”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五谷之精液和
指牛、犬、羊、猪、鸡等五种畜类肉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畜为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