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又称火泻、热泄。《证治汇补·泄泻》:“火泄者,暴注下迫,焦黄秽臭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泄泻源流》:“又有火泄,即热泄。脉数实,腹痛肠鸣,口干喜冷烦渴,小便赤涩,后重如滞,泻水,痛一阵,泻一阵,泻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针灸著作。原名《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》,简称《甲乙经》。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。共10卷,后改编为12卷,128篇。本书是将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(即《灵枢》古名)和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三书分类合编而成。主
出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
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疔疮。见该条。
由肱骨的远端和前臂的尺骨、桡骨的近端而构成的肘关节。能作伸屈运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……循臂上廉,入肘外廉……。”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即鹿茸丸第三方,见鹿茸丸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宽筋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子啼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吴正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