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草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蛾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蛾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人总结产后调养的四件注意事项。出清·袁于江《生生宝录》。一曰静,二曰淡(咸伤肾后而绝产,酸伤肝行步艰难,煎炒厚味伤脾),三曰乐(乐则血气易和),四曰坐(使血不上攻)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又名攒牙疳、攒齿疳。多由肝胃二经热毒炽盛,复感风邪而发。多见于小儿。《喉科心法》卷上:“生于牙根,不分上下,初起齿痛,牙根肉内忽透一骨,似牙尖锐,疼痛异常……小儿多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潆溪。邰埭(原属江苏甘泉,后属江都)人。少时随父习医,好读书,钻研医术,治瘟疫宗吴又可。撰有《五经分类本草》、《类方续选》等书,皆未刊刻。
针灸著作。2卷。清·李守先撰于1798年。卷上为针灸源流、手法和认症三部分,介绍了针灸的方法及要穴的应用;卷下记述十四经穴及奇穴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针灸大成》卷十:“小儿喉中气响,掐大指第二节。”
病名。见清·陈笏庵《胎产秘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
见《石药尔雅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流注疬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紫草茸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纯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