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岩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方。天南星(姜汁浸)、半夏(姜汁浸)、附子(炮裂,去皮脐)、炮白附子、川乌(灰火炮裂,去皮脐)、僵蚕(去丝嘴,炒)、没药、人参、茯苓(去皮)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水、酒各半煎,去
即上实下虚。详该条。
跗骨的别名。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见《痧胀然犀照》。详痧烦、痧睡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一方。白豆蔻(研)、茯苓、姜半夏、生姜。水煎,冲磨沉香汁服。治小儿乳,面色青白,粪青多沫,手足指冷。
一作弟父。上古时代巫师,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,为后世祝由科之始。
【介绍】:见芮养仁条。
人体部位。亦称五体,指头和两手两足。《针经指南·标幽赋》:“似续而交五大。”
即牙宣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