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清中蠲痛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痰

    痰证之一。指气火郁结,凝结胶固之痰症。又名郁痰、结痰、顽痰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老痰即结痰。”“顽痰坚结胶固,……即老痰。”《丹溪心法附余·痰》:“因火邪炎上,薰于上焦,肺气被郁,故其津液之随气而升者

  • 乳上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妬乳,以蒲横度口,以度从乳上行,灸度头二七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乳上穴。位于乳头直上1寸处。主治乳痈,少乳;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• 灰色舌

    全舌灰色无苔。有寒证、热证之别。纯灰全舌无苔而少津,为里热证,伴见烦渴或二便俱闭,或昏迷不省人事,脉沉伏,宜清热解毒,通里攻下。使若灰色舌润而无苔,为里虚寒证,伴见腹痛,呕吐,腹泻,手足冷,脉沉细,宜

  • 漏下青候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
  • 气肿

    病证名。①指水肿以气滞为主者。《丹溪心法·水肿》:“气肿者,皮厚,四肢瘦削,腹胁胀膨。”多因气滞湿郁水凝所致。治宜理气化湿,消肿除满,用橘皮煎丸、加味枳术汤、控涎丹、推车丸、增损流气饮等方。参见水肿条

  • 胡桃隔

    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分心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土球子

    见《东北动物药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遍身瘙痒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孕妇遍身瘙痒,多系皮中有风。宜用樟脑调酒,或用川椒、艾叶、透骨草、防风、荆芥擦洗之。

  • 失气

    ①证名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指气体从肛门排出,亦称矢气,俗称放屁。失气频频,多因脾虚饮食不化,或肝胃气滞所致。治宜健脾消食,行气和中。伤寒阳明腑实也见矢气,腹满。参见转矢气条。②指丧失真气之意。《灵枢·

  • 锁肛痔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,形如海蜇,里急后重,便粪细而带扁,时流臭水。”类似肛管肠癌。早期宜手术治疗;晚期可内服中草药配合放射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