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即眼胎赤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即赤丹。见该条。
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方。胡黄连、炒芜荑、黄连各二两,使君子仁一两,麝香(另研)五分,干蝦蟆(酒熬膏)五枚。为末,用膏和丸,麻子大,二至三岁儿,每服五至七丸,三岁以上每服十至十五丸,不拘时人参煎汤送下。
书名。即《古方新解》的增注本。详古方新解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山矾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分的皮肤有发热感觉,即尺热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尺肤热甚,脉盛躁者,病温也。”《类经·脉色类》:“尺肤热者,其身必热,脉盛躁者,阳邪有余,故当为温病。”参见发热、尺热条。
见博爱心鉴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瞖,为翳的异体字,即横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产育保庆集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