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提高人体自身免疫能力从而达到祛病健身为目的的灸法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,勿令疮暂差,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。”
出《盘山志》。为麦饭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佛手柑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阴寒偏盛。阴盛则阳衰,往往出现厥逆、痰饮、水气等内寒证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盛则内寒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出《诗经》。为大巢菜之古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为喉痧的别称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阴囊部的疮疹。又名绣球风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,其患作痒,喜浴热汤,甚者疙瘩顽木,破流脂水。”本病初起肾囊干燥作痒,继起丘疹、水疱,搔破浸淫脂水,湿烂起痂,迁延日久肾囊皮
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,外表有白色泥土状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