浚川散
即大圣浚川散,见该条。
即大圣浚川散,见该条。
病名。伤风有热象者。《赤水玄珠》卷一:“热伤风,咳嗽喉疼、面热,此素有痰火郁热在内,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。此热为本,寒为标。治宜清热散寒。经云,火郁则发之。又曰,风寒外束者可发,二陈汤加桔梗、
痰证之一。见《泰定养生主论》。即酒痰。详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虚损证治》。又称遗精。详该条。
指皮肤腠理,为人体卫外的屏障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寒气及体,君子周密,民病皮腠。”
病名。又名胎麻、奶麻子。《麻证新书》:“奶麻者,小儿初生未满月时,遍身红点,斑驳如珠,皆由儿在母胎中,受有热毒所致。故生下散见于皮肤,不可认作时行麻疹。”奶麻与幼儿急疹相似,治宜清热疏风解毒,用银翘散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初名彦贞,字我生;一字期叔,号辰山。华亭(上海市松江)人。长于脉学,汇集脉学文献七十余种,结合家学及个人经验,编成《脉诀汇辨》(1662年刊行)一书,其中包括
病名。见《备急干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阴之一。即疝气,俗称小肠气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四:“病者劳役无节,及跨马坐车,致卵核肿胀,或偏有大小,上下无常,名曰卵胀。亦属不内外因。”治宜蒺藜汤等方。参见疝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因产后血虚,心气不足,神无所归,症见惕然而惊,心中怯,如人将捕之状,甚则目不转睛,口不能言。治宜补心宁神。方用养心汤(黄芪、茯神、川芎、当归、麦冬、远志、柏子仁、人参、五
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。历代说法不一:①《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》:“水有十名,一曰青水,二曰赤水,三曰黄水,四曰白水,五曰黑水,六曰玄水,七曰风水,八曰石水,九曰里水,十曰气水。”②《诸病源候论·水肿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