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胸壁外上方,中府穴外侧0.5寸处。主治肩壁疼痛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九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①卦象。《周易》中,坎卦形象,离卦形象。②气功术语。《周易参同契》有“乾坤者,易之门户,众卦之父母,坎离匡郭,运正轴。牝牡四卦以为橐籥”之文。坎卦为阳,离卦为阴,阴阳纯全,生命无穷,阴阳解体,日趋耗散
经穴名。代号:RN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任脉。位于胸正中线,平第一肋间隙;或于璇玑穴下1寸处取穴。另说在璇玑穴下2寸(《十四经发挥》);或1.6寸(《针灸大成》)。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
见六种新编条。
《马培之外科医案》方。杏仁、茯苓、栝蒌皮各二钱,橘络、枳壳各八分,当归、丹参、秦艽、川楝子、佛手各一钱半,蒺藜三钱。水煎服。治龟背,肝俞脊驼,胁肋痛,兼咳嗽者。
即开窍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亦称经前口疳。指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舌糜烂,每月如期反复发作。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。若平素思虑过度,耗及心阴,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,经期经血下注、心阴益虚、心火亢盛,上炎口舌,或肾精不足,虚火上炎
病名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五。多由素属阴虚之体或内伤久病,肾阴虚损,虚火上炎客于咽喉所致。证见满口皆黄,但其黄如淡金,干净无垢,口无涎丝,外显潮热或兼腰膝酸软,唇红颧赤。或如久病痨瘵之人等一派阴虚于下,阳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铁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