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治病必求于本

治病必求于本

治则术语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治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,也就是审察疾病的阴阳逆从,才能确定治法。例如同是发热的证候,其原因有六淫外感七情内伤以及痰、食、劳怯、虫疰等的不同,有阳盛发热、阴虚内热的差异。对不同的病因病机所引起的发热、不能专用寒凉清热的药物,必须寻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故凡治病者,在必求于本,或本于阴,或本于阳,知病所由生而直取之,乃为善治。若不知求本,则茫如望洋,无可问津矣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惊风伞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追风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王氏博济方

    见博济方条。

  • 头痛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头痛痧》:“痧毒中于脏腑之气,闭塞不通,上攻三阳巅顶,故痛入脑髓,发晕沉重,不省人事,名真头痛,朝发夕死,夕发旦死,急刺破巅顶,出毒血以泄其气,药惟破其毒气,清其脏腑为主;痧毒中

  • 上搭手

    病名。系有头疽生于背上部肺俞穴处,手由上可搭着者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上鼠疽、肩后疽、左右串。证治见有头疽。

  • 飞尸

    古病名。指一种突然发作危重疾患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:“飞尸者,发无由渐,忽然而至,若飞走之急疾,故谓之飞尸。其状心腹刺痛,气息喘急,胀满上冲心胸也。……治飞尸,在人皮中,又名恶脉,又名贼风。发时头

  • 阴搏阳别

    脉象。阴指尺脉,阳指寸脉,尺脉搏动明显滑利,有别于寸脉。可见子妊娠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阴搏阳别,谓之有子。”

  • 竹蒿草

    见《岭南科学杂志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门

    见《石室秘录》。指妇女的阴道外口。

  • 猫须公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猫须草,详该条。

  • 鼻如烟煤

    证名。指鼻孔色黑如涂烟煤的症象。《世补斋医书后集·广温热论》:“温证鼻如烟煤者,邪热燥热也。”可见于温病、温毒、疫痢等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