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松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三:“此症脾家湿热不清,大舌四边发疳白点糜烂。”又名烂边舌。治宜清利湿热。用导赤散加黄连、滑石、车前子等。外擦冰硼散、锡类散等。
见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补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甲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灸经纶》。即颊车。见该条。
即下午,申时。《灵枢·病传》:“夏早晡。”
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挟热腹痛,详该条。
指火、气的偏盛偏衰。火气偏盛,阳热有余则身热烦渴;火气不足则形寒肢冷,倦怠短气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凡人火气不调,举身蒸热。”又云:“火去则身冷。”
即气化不利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