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水通草

水通草

①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龙须草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苏中药名实考》。为梗通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舌

    出《喉科秘旨》卷下。即悬壅垂之俗称,详该条。

  • 虚证

    八纲之一。指人体精气不足而出现的虚弱证候。与实证相对而言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常见精神萎靡,面色白,身倦无力,或五心烦热,形体消瘦,心悸气短,自汗盗汗,大便溏泄,小便频数

  • 野鸡子豆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红中黑斑舌

    亦称生斑舌。全舌纯红有小黑斑点。多见于瘟疫热毒陷于阳明之候。兼见壮热、烦渴,继而透发斑疹,急用透疹解毒,待斑疹出后,则用凉血解毒化斑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白苔红地舌

    苔白而质深红之舌象。为湿浊遏阻膈间,营分热邪伏而不能外透之候。多见于瘟疫病,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其湿,再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,气化津布,热随汗解(见《外感温热篇》)。

  • 中国针灸学

    书名。承淡安编。分针科学、灸科学、经穴及治疗四篇。对针灸疗法的理论和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成果等,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。书中病名均用中西医对照方式。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朱一麟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应我。甘肃泾川人。先学儒,后学医。看到当时治疗痘疹的书籍不够完备,于是根据过去文献,编集摘要整理了一部治疗痘疹的书《摘星楼治痘大成集》。

  • 趺阳

    ①经穴别名。《类经图翼》:“冲阳,一名会原,即仲景所谓趺阳也。”后有以趺阳作冲阳之别名者。见冲阳条。②即趺阳脉。《伤寒论·序》:“人迎趺阳,三部不参。”详趺阳脉条。

  • 朱端章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长乐(今福建长乐)人。1174~1189年(淳熙年间)主管江西南康军事。平生喜好方书,因见当时产科专书较少,将所藏医书中有关产科的内容,于1184年(淳熙十一年)

  • 水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水突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