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即骶骨、尾骨所在部位。参见尾骶骨条。
《医垒元戎》方。当归、川芎(酒浸炒)、白芍药、熟地黄(酒洒蒸)各一两,肉桂、香附各半两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妊娠赤白带下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串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。即小儿出生后一月内出现瘙疹。详瘙疹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黄芩之老根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大黄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流涎,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小儿有涎唾多者,其汁流溢浸渍于颐,生疮黄汁出,浸淫肥烂挟热者,疮汁则多也。”治宜外搽碧玉散。
【介绍】:见郑宏绩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绝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