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体感受外邪之后,卫外的阳气盛于表层,与邪相争,引起发热症状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上焦不通利,则皮肤致密,腠理闭塞,玄府不通,卫气不得泄越,故外热。”
指六腑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荥输治外经,合治内府。”
病名。指疟发于足阳明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足阳明之疟,令人先寒,洒淅洒淅,寒甚久乃热,热去汗出,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,刺足阳明跗上。”方用大剂竹叶石膏汤等,参见三阳疟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权初编》卷上。即四肢疼痛。详该条。
即肝气盛。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清·阎纯玺《增补胎产心法》卷上:“妊娠脐下冷痛,腹胀虚疼,小便频数,大便虚滑,皆食生冷所致,小建中加炮姜、木香,不应更加茴香、良姜。”
骈,并列或一对。骈产即双生。详该条。
见图经衍义本草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称梦遗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