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齿龈。详牙龈条。
证名。指泄泻由肺中燥火引起者。《医学传灯·泄泻》:“又有肺燥作泻者,人所不知,秋伤于燥,内热咳嗽,肺中之火无处可宣,传于大肠,故令作泻。”治宜清肺润燥,用清金润燥汤。
见《实用中草药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因痰涎阻滞心膈所致。《万病回春·痰饮》:“痰涎症者,浑身胸背胁痛,不可忍也,牵掣钓痛,手足冷痹,是痰涎在心膈也。”参见痰证条。
书名。宋·朱肱撰,刊于1108年。22卷(一作20卷)。初名《无求子伤寒百问》,又名《南阳活人书》。全书分四部分,分别论述伤寒各证以及一些杂病。卷1~11,以问答体例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证候;卷12~1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倒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860~1933【介绍】:清末至民国间医家。字寿甫。河北盐山人。自幼学习四书五经,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医学。民国初年,曾在国民党军阀统治的部队里任军医正数年。后又转回医界,在沈阳创办立达中医院
药筒的作用与火罐相似,能吸引溃疡的脓毒外出。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,坚硬漫散不收,脓深不能向外溃破者。其法先以鲜菖蒲、羌活、独活、祈艾、白芷、甘草各15克,连须葱90克,用清水十碗,煎几十沸候用;其次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王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疏肝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