栌木
见《经济植物手册》。即黄栌,详该条。
见《经济植物手册》。即黄栌,详该条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胃黄者,吐逆下利,心腹气胀,或时烦闷,不能饮食,四肢无力,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,难治。”治用点烙法及服人参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①音chèn,病也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无损不足,益有余,以成其疹。”《类经》十七卷注:“疹,疾也。”②音zhěn,指突起于皮肤的小丘疹。《玉篇》:“瘾疹,皮外小起也。”③音义同②,但特指麻疹、天花等
见《日用本草》。即芸薹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橘络,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。官阶从六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方。雄黄、蝎尾、朱砂、代赭石(煅,醋淬)、轻粉、麝香各二钱半,巴豆(去油)三个,杏仁(去皮尖,微炒)二钱。为细末,蒸枣肉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至五丸,木香煎汤化服。治小儿食痫,症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水飞蓟,详该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鼠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胞系,通指泌尿系;了戾,缭绕不顺。指脐下急痛、小便淋沥不通等病症。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:“不得溺也,以胞系了戾,故致此病,但利小便则愈,宜肾气丸主之。”多见于妊娠末期,胎气压迫膀胱所致的小便
【介绍】:见张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