栌木
见《经济植物手册》。即黄栌,详该条。
见《经济植物手册》。即黄栌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六气为病》。指冷得发抖。多因寒甚或热郁所致。参见寒慄、振寒、战慄条。
即润肺化痰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因火上冲,痰随火上注,舌忽胀满口中,软如猪尿泡形,不疼痛,口中流涎,妨言语。”治宜清热泻火,祛痰消肿。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。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
病证名。指囟门突出,隆起如堆的证候。多见于发热和惊厥的患儿,亦有由寒凝气滞而致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小儿囟填,由乳食不时,饥饱不节,或热或寒,乘于脾胃,致脏腑不调,其气上冲所为也。”因热上冲者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,龙溪(今福建漳州)人。编集《本草单方》十五卷,已佚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糯米藤,详该条。
古刺法。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关刺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林彦圭条。
症状名。指火郁于内,而见神志昏乱,心神不宁,惊惶不安状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禁鼓栗,如丧神守,皆属于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