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中医》(5):31,1960。为甜瓜茎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。即气虚喘。详该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肝疳。见该条。
用行气化瘀、消滞软坚以消除痞积的治法。如胁下肿块、坚实不移(多属肝脾肿大)或小儿疳积等病,均可采用此法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朝天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小儿多因乳食不节,停滞中焦,致使气结湿生,化为痰浊,阻遏心窍所致。症见神志错乱,神呆目滞;严重者可出现昏倒于地,不省人事,喉中痰鸣,漉漉有声,纹沉色淡,舌苔白腻。治宜涤痰开窍,
病名。①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上搭手。见该条。②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肩胛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冰瑕翳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其晋条。
见《安徽药材》。即牡荆茎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