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标本中气

标本中气

运气术语。六气的变化,可分标、本、中见之气等,以说明运气的变化与人体发病的关系,提示治疗的法则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气有从本者,有从标者,有不从标本者也。少阳太阴从本,少阴太阳从本从标,阳明厥阴不从标本,从乎中也”。少阳和太阴之气从本,因少阳是本火而标阳,太阴是本湿而标阴,二者都是标本同气,所以从本。少阴和太阳之气,或从本或从标,因少阴是本热而标寒,太阳是本寒而标热,二者都是标本异气,故根据变化或从本或从标。阳明和厥阴之气,不从标也不从本,仍从其中见之气。因阳明本燥而标阳,中见太阴湿土,燥从湿化,所以从乎中气;厥阴是本风而标阴,中见少阳相火,风从火化,所以亦从乎中气。古人认为人在气交之中,因天地有非常之变,感而成病;病变过程中,也会与六气有相应的变化。概括标本中气的治法,无论取本取标或取中气,只要是病之所生,就是治之所施。又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少阳之上,火气治之,中见厥阴”。张景岳注:“此以下言三阴三阳各有表里,其气相通,故各有互根之中气也。少阳之本火,故火气在上,与厥阴为表里,故中见厥阴,是以相火而兼风木之化也”(《类经》卷二十三)。如以经脉来说,凡互为表里的,在六气则互为中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鹅鼻骨

    见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。即肘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内虚外实脉

    脉象。来疾去迟之脉。为表邪有余而里气不足。《注解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初持脉,来疾去迟,此出疾入迟,名曰内虚外实也。”

  • 钉皮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楸树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哺乳疳

    病证名。由哺乳失宜而成的疳疾。小儿长期缺乏营养,或乳食伤脾,均能导致脾胃积热,灼损津液而形成本病。症见形体消瘦,毛发痿黄易脱,面色黄黯,腹部胀大,时有潮热,皮肤松弛,囟门低凹,头骨不合等症。治宜健脾利

  • 李东白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菩条。

  • 赤水玄珠全集

    见赤水玄珠条。

  • 提泡

    即发泡。详该条。

  • 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

    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。

  • 黄姜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姜黄,详该条。

  • 小三棱煎丸

    《济阴纲目》卷五方。三棱、莪术各四两,芫花一两。同入磁器中,用米醋五升浸满,封口,以灰火煨令干,取出棱、术,将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,同棱、术焙干为末,醋糊为丸,绿豆大,每服十五丸,生姜煎汤送下;若妇人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