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天花精言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妊娠烦渴,详该条。
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即胎前阴门肿。详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脉象。轻按浮取,细而小,重按沉取实大。《难经·六难》:“浮之损小,沉之实大,故曰阴盛阳虚。”
证名。脽,臀部。腰痛连及臀部。多因寒湿侵袭,气血瘀滞所致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感于寒,则病人关节禁固、腰脽痛,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。”治参寒腰痛、寒湿腰痛、瘀血腰痛等条。
是指用芒针深刺穴位的治疗方法。临床操作时,以右手持针柄捻转,左手持针体下压,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。刺激时如患者感觉不适,即应停针。腹部可直刺,腰臀及肘膝关节处宜斜刺,头面或腰背部应横
证名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脾移热于肝,则为惊衄。”王冰注:“肝藏血,又主惊,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。”《圣济总录》用伏龙肝汤治之。
指与脏、腑、气、血、筋、脉、骨、髓八者有较密切关系的八个穴位。详八会条。
丛书名。清·费伯雄撰。刊于1863年。包括《医醇賸义》、《医方论》二种。详各条。